唐永刚:一名纯粹的化石猎人

2019-01-16 14:24:51

 

        我是一名化石爱好者。

        喜欢化石是2000年在家乡的沂河里捡到一块木化石开始的,直到2004年邂逅化石网,才算是真正找到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有了共同爱好的群体,受他们的影响我开始野外实践,去大自然发现化石,做一名化石猎人。

        我在化石网注册的网名叫“左山岭”。左山岭是一处山东省境内的恐龙足迹化石点,2005年的首次考察让我爱上了恐龙足迹化石,奠定了以后发现的基础。

        我的职业是画画,时间相对自由,外出写生和野外发现就结合起来,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和各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从2006年,开始我负责化石网的“化石猎人”区,提倡化石猎人文化,激励爱好者去野外发现化石,与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参与到化石发掘研究的实践中。2011年第四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我做了《化石猎人应该具备的条件》的报告,阐述了我对化石猎人内涵的认识。2016年第七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我做了《科普地质旅游资源分析—以山东省为例》的报告,倡导化石科普,地质研学。在化石网化石猎人区发表过百余篇野外考察文章,带动了一大批化石爱好者野外实践。其中《化石猎人攻略—如何发现化石》一文在多家科普平台广为转载。2014年出版专著《中国常见古生物化石》一书,为化石爱好者提供了一本资料性、图鉴性、实用性手册。

唐永刚在发现翼龙足迹化石现场

来自山东省寒武纪大爆发的证据:

        我的家乡临沂以沂河为界东部地区出露良好的白垩纪地层,西部山区出露大面积的寒武纪地层,为我的野外发现提供了地理优势。向袁金良、黄迪颖、邢立达等专家学习、合作为我的发现提供了知识储备基础。2007年春末,我在山东省费县岐山发现了第一枚完整的三叶虫化石,由此拉开了一个寒武纪中期特异埋藏动物群的序幕。这个化石点我前后考察过一百余次,特别是毛屯虫数量众多,其丰富度全国少见。在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袁金良教授的指导下,我在三叶虫的研究方面有较大收获。先后发现了众多的新种或者是国内首次发现的完整标本如:依氏毛屯虫、标准长青虫、原德式虫、锥形假斯氏盾壳虫、横宽大眼虫、小东北虫等,被收入《中国古生物志—山东及邻区张夏组三叶虫动物群》一书。

        最早觉察岐山这个化石点会有重要发现的是黄迪颖研究员。2007年我给他看了采集的一些标本后,他很快就来到临沂和我一起出野外,从此每年至少两次带领学生前来考察。我们一起先后发现了山东等刺虫(已经发表论文)、吐桌虫、奇虾类、海绵、开腔骨、软舌螺、腕足、藻类及其他非三叶虫节肢动物化石。已发表论文指出此化石点代表了寒武纪中期华北地台的一个新的特异埋藏动物群。

沿着恐龙足迹奔跑

沿着恐龙足迹奔跑:

        自2006年以来,我持续在山东发现了各种类型的恐龙足迹、翼龙足迹和鸟类足迹化石,在马陵山地区发现了多处足迹化石群。

        2006年3月,我首次去郯城县马陵山寻找恐龙足迹化石,根据一些线索和分析,发现了苏鲁交界处的马陵山恐龙足迹化石群。2008年12月邢立达、赵闯和我对这些足迹开展了现场工作,2010年12月在《古生物学报》撰文描述了这批足迹。60个足迹至少分布在4个化石点,这批足迹包括三种类型的蜥脚类足迹和一种兽脚类足迹,其中一个点还出现了罕见的白垩纪史前追击战的场面,一个大型蜥脚类足迹长达80多厘米,被认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恐龙足迹化石。从此我与邢立达博士的长期合作开始。

        2011年5月,我受邢立达博士的委托去青岛即墨“闻馨园”小区的办公室对六个恐龙足迹进行拍照翻模。任务完成后我注意到小区后方有大片废石,根据颜色岩性判断应该是白垩纪的岩石。过去后很快就看到了石头上有波痕、泥裂等现象,还有虫迹、木化石等,这就预示着足迹化石发现的可能。在我走到这片废石中间的时候,一块不足一平方米的岩石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有几个有规律的小小痕迹像是足迹,但看上去与恐龙足迹很不一样,我拿出相机全方位拍下了照片。回去后把照片传给了邢立达。当邢立达告诉我很可能是翼龙足迹的时候,我兴奋得整宿睡不着。岩石上保存了两对翼龙的前后肢足迹以及一个不是很清楚的后足足迹,这五个足迹也构成了一个完好的翼龙行迹。2012年3月出版的古生物期刊《Palaeoworld》中描述了这批足迹。这是华东首例翼龙足迹化石,是中国翼龙足迹的第三次记录,具有重要的古生物学意义。

        2011至2014年期间我受邢立达委托去广东三水考察化石爱好者发现的始新世鸟类足迹化石,去陕西子州县考察恐龙足迹化石,去湖北武汉考察了早期动物足迹化石,参观了綦江莲花保寨恐龙足迹化石群并参加了“重庆綦江国际恐龙足迹学术研讨会”。为下一步的发现奠定了良好基础,一直到2016年我又在马陵山发现了几处足迹化石群,目前已经发表论文三篇,其中最重要的一处是郯城李庄镇的发现。

        2015年春节过后我带领化石爱好者去郯城县李庄镇的金鸡岭去寻找传说中的钻石。沿着田间小路车就开到一处池塘边,池塘面积很大,有一部分裸露着大片紫红色泥砂岩,是我所熟悉的能够保存恐龙足迹的岩石。急忙下了车跳进坑中,走了十几米就发现了几列大型的蜥脚类行迹,然后惊喜不断,成片的鸟类足迹,密密麻麻的兽脚类足迹,更为幸运的是发现了四列几乎平行的两趾型的几十个足迹化石,我感觉像中了大奖。这批足迹化石在2017年春天由邢立达团队和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的几位博士一起做了野外工作。美国《Science》记者专门来临沂采访了这次野外,6月李庄足迹点成功登上了《Science》在线首页封面。2018年4月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这批足迹包括了中型兽脚类足迹、小型兽脚类足迹、微小型兽脚类足迹,两趾形小型恐爪龙类足迹、窄间距蜥脚类足迹、宽间距蜥脚类足迹以及鸟类足迹共七种类型,整体超过300个。其中70余个四道平行的小型恐爪龙类足迹是世界上首次发现该类足迹的造迹者有着群居的特性,印证了电影《侏罗纪世界2》里的迅猛龙类集体生活、狩猎的真实性。6月17日对外发布了这个重要发现,随后被国内外众多媒体采访报道。

        根据邢立达博士绘制的中国恐龙足迹地图,目前山东省的恐龙足迹化石点和数量名列全国第二,我也算为这个数字尽了一份力。这些年与邢立达博士合作参与发表论文6篇,黄迪颖博士为感谢我对他们工作的支持与贡献,新种的蜻蜓化石以我的姓氏命名为“唐氏阿克塔西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