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涛:为了定格的生命

2019-01-07 15:57:52

 

        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新铺镇有4万余人口,生息在这里的人们,始终在土地与庄稼的故事中不断轮回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有个小孩躺在草地上用镰刀胡乱地掘土,掘着掘着,他看见一块石头,那石头上一朵“百合”正灿烂地开着。

        人们不可能也不会料到,这些开花的石头,还有即将发现的爬行动物化石,竟然是一群遥远的古海洋生命,是曾经主宰过地球的显赫一时的古生物。它们的出现,竟然会让人类认识生命的起源追溯到2亿2千万年前,成为人类探寻生物进化以及地球演变的历史的有力证据。

蔡涛(右一)与专家一起研究化石

保护化石的时候

        人们先是知道新铺有开花的石头,后来又发现新铺还有“祥龙”盘绕的石头。第一个挖出龙化石(鱼龙)的,是白云村村民冯某。那是1998年8月13日。他为自己的好运高兴不已。但就在他跟一位闻讯而至的老板谈价钱,准备出手时,新铺镇政府的几个干部和派出所的干警前来制止。

        “你不能卖这块化石。”

        “为什么?大家不都在卖化石吗?偏偏我不能卖?”

        “不能卖就不能卖。这是国家的资源,我们要保护它。”

        尽管冯某十二分不情愿,这块化石还是被没收了。

 

保护,从困惑开始

        1998年9月,在贵州省文化厅的牵头下,苗族干部蔡涛与同事们成功地从私人手中收缴了1100件贩卖的化石,虽然存放在贵州省博物馆作涉案鉴定,但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很久也没法依据相关的法律为这种行为定罪。还有许多因为相同原因而一直逍遥法外的化石盗挖者和贩卖者,就是瞅准了这个空子。所以,关岭的化石大量流失。

        保护化石的有效措施究竟是什么?路在哪里?

        经过长久的思索,结合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实际,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国土资源局下设县古生物化石管理中心,专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蔡涛,便在这时调任管理中心主任。

蔡涛在进行古生物化石保护宣传

有一种奉献是动人的

        蔡涛,1978年考入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学习,毕业后担任过教师、县人民检察院副科长、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等;2002年起开始担任关岭古生物化石管理中心主任,同时兼任关岭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一干就是整整16年。

        为了保护好化石,他首先想起的是宣传。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他几乎走遍了新铺的每一个村寨,甚至每家每户。通过组织群众开会,散发资料,个别谈心等方式,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办法宣传古生物化石保护的重要意义。在新铺镇党委、政府的协助下,他还带领中心的同志在每个村拟定有关保护古生物化石的《村规民约》。但是,提高群众自觉保护化石的意识需要一个过程,关岭化石仍时时面临盗挖、贩卖的危险,这时,蔡涛就化身为一个“战士”,与同事们永远站在打击盗挖化石的第一线。

        就如2001年11月末的一日凌晨2点多,蔡涛跟同事在卧龙岗山腰上的一个小土沟里开始蹲守,一守就是4 天。最终,他们将化石贩子黄某逮了个正着。

        为什么要在那荒山之上,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忍冻受累,冒着摔下地坎、跌下山崖的危险,蔡涛也要在那绵延数十里的山岭间将盗挖化石的人抓获?这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奉献或精神的范畴,这是一种建立在对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以及地球历史演变的普遍关怀之上的觉悟,是蔡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觉悟。

 

《条例》的颁布实施

        但是,辛辛苦苦抓住的化石贩子,又没有制裁他们的法律依据,只能批评教育后再放掉,等他们下一次盗挖时再抓,就这样抓了放,放了抓,蔡涛也很无奈。他觉得,不能这样长久下去了,必须要有相应的法规作为打击盗挖化石、保护古生物的法律依据,让他们这些化石的保护者有法可依、执法到位。

        蔡涛组织起草了《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条例》,最终由县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

        2002年8月8日,贵阳金筑大酒店会议室,来自海内外70余家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共同见证了《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条例》颁布实施的新闻发布会。

        关岭在化石保护的道路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让蔡涛以及无数像他一样的、奋斗在化石保护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有了法律武器,增强了他们保护化石资源,打击盗挖化石者的决心。

蔡涛(左一)虚心听专家讲解化石知识

风雨科研路

        蔡涛不仅打击盗挖化石,保护珍贵化石资源,还协助专家学者进行科学研究,让关岭化石走向世界。

        1999年6月,蔡涛陪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锦玲研究员和她的学生在沙星村一带考察。李锦玲偶然发现了一块无比精美的海百合化石,为关岭生物群化石的研究工作又掀开了暂新的一页。

        紧接着,2000年9月,仍是在蔡涛的陪同下,北京大学地球空间学院郝维城教授又带了20余人到新铺,选择白云、黄锋、五峰寨路口作为考察、研究点,并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了开采及研究,把研究工作推上了一个更新的台阶。

        关岭的鱼龙、海百合从此走出贵州、扬名全国、享誉世界。

 

“风雨”中诞生的地质公园

        随着出土越来越多珍贵的化石,蔡涛开始为关岭的未来寻找出路,2002年,关岭获批成为省级地质公园。

        随着省委常委、副省长龙超云的双手庄重揭牌,“关岭生物群省级地质公园”12个烫金大字在风雨中赫然出现在卧龙岗上。蔡涛意识到,这还远远不够。

        关岭生物群化石藏量丰富,属种繁多,形态精美,保存完好,堪称世界一流,单建一座省级地质公园还不够,还必须要建成国家级地质公园。

        蔡涛又用了两年的时间,迅速完成了国家级地质公园的建设和申报。2004年1月19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成贵州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有记者在采访中问蔡涛:“你在两年前觉得国家地质公园真能建成吗?”

        蔡涛坚定地回答:“能,我当时就有这个信心,并且相信,我们一定会把公园建好”。

 

一直在路上

        关岭成为国家地质公园以后,蔡涛就在化石保护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地前行。

        2006年,蔡涛组织与德国霍恩洛厄县就经济、文化、旅游和关岭生物群等研究方面的合作及人才培训签署了友好备忘录。

        2010年,蔡涛应邀考察了瑞士的圣乔治山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区所在地迈瑞德市签订了友好协议,双方在旅游、关岭生物群研究方面进行合作。

        2013年,蔡涛与他的同事们为促进关岭地质公园文化旅游发展,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安排下,委托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规划》,并经关岭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评审通过。

        2014年12月,蔡涛组织管理处全体职工、古生物化石执法队及新铺镇人民政府、新铺派出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50人,深入新铺镇化石藏区开展打击盗挖盗采专项行动。共打击盗挖化石点约20个,收缴盗挖工具30多个。

        2017年,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对进一步高水平、高规格做好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有关要求,蔡涛与他的同事们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以及核心区详规等编制工作。

        2018年,年届60岁的蔡涛被选派到贵州省安顺市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办公室,任负责人。他埋头申遗的艰巨工作,他想将家乡的化石、家乡的独特魅力介绍给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