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周平:架起中外化石交流桥梁

2019-01-21 16:16:35

郭周平:架起中外化石交流桥梁

从“老师”到“老板”

        早在1992年,年仅29岁的郭周平本立志到美国攻读大地构造专业。但他却被自己的母校——桂林冶金地质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的前身)“招聘”,从教师岗位调至为学院的地质标本开发公司开拓国际市场。从此,一介书生的“郭老师”投身商海变成了“郭老板”。为了开拓中美之间的贸易,郭周平在加州的圣地哥市成立了中美之桥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学院提供的标本参加世界最大的图桑珠宝矿物标本交易展销会。国外的收藏家第一次看到中国品优而价廉的矿物标本,爱不择手。从此郭周平在美国图桑、丹佛、德国慕尼黑的矿物珠宝展上广泛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科学家,标本商家和收藏家,成了最早把中国的地质标本推向国际市场的功臣。为中国标本走向世界架起了交流之桥,同时,也收集和收藏国外的化石等。

考察广西河池雄黄矿

推动辽西化石走向世界

        2002年到2012年间,郭周平被聘任为犹太州布朗顶恐龙博物馆的主任, 负责与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的化石资源保护管理局、北票化石博物馆一起在北美组织“带羽毛的恐龙”巡回展。先后在美国的圣地哥自然博物馆、多伦多市的渥太华皇家博物馆、凤凰城的梅沙自然博物馆、加州佛莱神诺市府博物馆等开展。十年的巡回展览,不仅让国际友人看到了珍稀的辽西化石,而且大大提高了中国辽宁在国际的知名度,为辽西化石的普及和国际合作研究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郭周平(左一)向中国地质博物馆捐赠美国特色标本

追缴流失化石义不容辞

        2007年,国土资源部派员赴美谈判被拍卖掉的一窝恐龙蛋胚胎化石标本的追缴回归。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的陶庆法理事长(时任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季强研究员,及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研究员一行来到美国。郭周平在美全程陪同,联络到洛杉矶自然博物馆著名古鸟学家路易斯恰皮一起对胚胎蛋化石做了科学鉴定,为国家最终追回这块珍贵的化石标本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各方努力下,这窝珍稀的恐龙蛋胚胎标本回到了祖国,现由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这件珍贵标本的回归充分显示了我国各部门专业的外交能力,应用国际法律的技巧,得到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赞扬。

郭周平(左一)跟著名数学家,著名收藏家史蒂芬.斯迈尔讨论矿物标本

为丰富国内馆藏搭建桥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党和政府对科研,科普的重视,国内博物馆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国内包括化石在内的标本市场也随之迅速发展,“中美之桥”又自动担负起为中国博物馆提供高质量的国外化石,矿物标本的责任。

        郭周平充分利用其在国外的人脉资源和资金,为国内博物馆推荐高质量的国外化石、矿物标本,协助各博物馆把好标本质量关, 疏通国内外的支付渠道,为国内博物馆在国外采购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服务。几年来他先后帮助上海科技馆、中国地质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河南地质博物馆、广西国土资源博物馆、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等在美、德、法采购化石、矿物和陨石标本。尤其当他看到国内一些博物馆对美国标本不便收藏时,更是主动捐赠,中国地质博物馆就收藏了一套他捐赠的具有代表性的美国矿物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