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鸿福:古生物科普事业航船上的一枚“金钉子”

2019-03-14 15:32:33

        “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是什么时候灭绝的吗?”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举办的一次“地球科普大讲堂”上,一位年过80岁的和蔼老学者正在给300余名中小学生们作科普讲座《恐龙灭绝对人类未来的启示》。他不是别人,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殷鸿福。他充满激情地讲述了恐龙生活的时代和习性、恐龙灭绝的环境因素以及现代人类面临的环境状况,并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讲座结束,现场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向殷院士提问,殷院士非常耐心地一一作答,直到主持人宣布结束的那一刻,部分同学仍意犹未尽,追赶着院士继续询问……

殷鸿福院士向同学们讲解化石知识

        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殷鸿福自己也无法记清这是第几次为中小学生作地球科学知识科普讲座了。尽管年事已高,殷鸿福依然工作在中国古生物研究发展的前沿,他每年都会到大学和中小学去跟学生们沟通、免费作科普讲座。2018年4月,在浙江省长兴县的“金钉子”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区,他应邀为100多名长兴县煤山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上了一堂科普辅导课,向小学生介绍地质历史、生态环境、生物演化以及“金钉子”的意义,帮助学生提升科学素养。2018年7月,在武汉园博园长江文明馆,殷鸿福向来自武汉三镇的500多名观众做题为《保护长江》的科普报告,听众中一半是学生。

讲座中的殷鸿福院士

        殷鸿福,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层古生物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他先后倡导和开创了古生物地理学、生态地层学、生物成矿学、生物地质学等一系列分支学科,由此提出了完整的地球生物学的新学科体系,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60多年来,他不忘初心,用实干和奋斗践行了“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为祖国服务”的誓言,他发现并确认了全球地质学中的“金钉子”,他一直坚守在古生物教学与科普宣传的第一线,成为了古生物科普事业航船上的一枚“金钉子”。

 

        作为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首席专家,殷鸿福十分关心并且亲身参与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的科普工作。在一次科普工作会议上,他提到:“尽管我国科学家不像国外一样需要通过与公众沟通来进行一项科学决策,但这并不妨碍院士们与大众沟通的自觉性” 。在殷鸿福的悉心指导并且率先垂范之下,逸夫博物馆传播古生物化石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古生物科普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2017年,逸夫博物馆开办了“地球科普大讲堂”8期、科技夏令营6期,举办首届“化石及古生物科普知识竞赛”和“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走进社区、中小学校开展科普宣传23场,举办“博物馆奇妙夜”趣味科普活动18场等,科普宣传的受众人数达14万人。这些科普成绩的背后,是殷鸿福付出的汗水与智慧,他多次对博物馆的科普工作提供建议与支持,并且抽出时间亲身参与科普宣传活动,为青少年追求科学梦想树立了楷模。

殷鸿福院士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考察

        殷鸿福还特别重视古生物化石科普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现任科普教育部主任陈晶博士就是殷鸿福的弟子,2008年博士毕业时在殷老师的建议下来到博物馆专门从事科普工作,工作中也时常得到殷老师的鼓励与指教,扎扎实实地做好科普,现在已经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成绩斐然。2018年“第十三届大学生年度人物”、“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王奉宇,也长期在陈晶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参加公益科普活动。王奉宇的论文《早三叠世华南地区腕足动物群的新发现:对大灭绝后生物复苏的启示》,发表在国际期刊《Papers in Palaeontology》上,受到国际知名古生物专家的好评。几代地质人坚守古生物研究与科普领域,薪火相传、开拓创新,成为古生物界的一段佳话。

 

        殷鸿福院士,60多年来呕心沥血、皓首穷经,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之治学精神

 

        培养学生、发展学术、科教兴国,他是中国地层古生物学和地球生物学的开拓者、宣传者,用实干和奋斗践行了自己最初的誓言。

这样的院士,多多益善。